多年不見的朋友碰了面,寒暄幾句後問及近況,
A問:「現在做什麼工作?」
B答:「我現在做汽車維修及美容。」
A再問:「那多少錢?」
B反問:「什麼多少錢?」
A說:「要維修或美容我的車要多少錢?」
B茫然說:「你的車要維修什麼?美容什麼?」
A說:「其實最近車子經常無原無故死火,另外我亦想將車頭改一改。」
B說:「你先拿過來給我看看吧。」
A再問:「即是多少錢?」
B再說:「實在很難告訴你呢!最少讓我檢查一下你的車吧!」
A開始變得不客氣地問:「沒關係吧!你先告訴我大約多少錢就可以了!」
B無奈地答:「大概千多元至幾萬元不等。」
A嗤之以鼻地走開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寫這個專頁的目的是給教練及熱衷健身之朋友們分享一點經驗,但從專頁開始至今,確實有不少人傳來訊息劈頭就問:「教練課要多少錢?」
首先想多謝他們看到麥克的分享後對本人教學或健身產生興趣。
然而,在完全不知健身環境如何、要美容(健身或專項運動)還是維修(矯正訓練)? 教練可以給他們解決什麼問題前,究竟可以用什麼去量度昂貴或便宜呢?那是否就好像朋友A一樣不問情由就只是想知道收費一樣呢?
每小時幾百元看起來很貴,但假如說幾百元可徹底治癒你的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關節痛、舒緩壓力、消脂減磅、重拾自信,幫你180度改頭換面,你還會這樣說嗎?麥克絕不是說有可以治癒以上問題的能力,因為能夠給予治療的只有自己,付出亦必須出於自己,教練只是幫你設計健康藍圖的一位設計師。究竟你想找教練協助你重拾健康的你,還是花錢給醫生物理治療師把你從傷痛病患中抓回來呢?選擇在你自己。
做醫生你需要不斷進修令自己一直進步,但讀醫是一個過程,時間就你目標(專科醫生vs普通科醫生)有不同長度,你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,學費也不是少數目,然而一切皆為將來的「前途」打算。此刻短期投資為的是將來數十年的回報。
健康的旅程也需要不斷訓練令自己變強,而學習健身便是一個過程,不同起點,不同目標,不同結果,時間需要亦會不同,學費的確並非便宜,但學習健身乃為將來的「健康」作打算。跟教練並非一輩子的事,只要跟著好教練,再用心學習,哪怕有天不能獨當一面?
再好教練大家夾不來對訓練成果沒什麼幫助。再便宜的教練不懂教學只會浪費自己金錢及時間,更不用談及受傷風險增加。
學習建築設計大概不會隨機找個地盤工人。
健身亦一樣,然而很多人就是因為較「便宜」而樂意將身體交出來做白老鼠研究,結果祝你好運。